2011年4月25日月曜日

我国教育需要一场休克疗法式救赎

1、学制改革:改六三三学制为五四学制,五年小学四年中学,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2、考试模式改革:高等院校考试主要采用竞考模式。五四学制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后,进入不限学年的付费竞考教育阶段。政府/教育部设立考试院,专门负责竞考管理。考试院与高校联合会讨论设定竞考科目,初期可以设定12门课,每个月安排两至三门课程的考试,每门课一年可以考两次,提前一年公布考试时间,由学生自行决定选取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时间。每门课的成绩3年内有效。

3、录取模式改革:高校每年春秋季各招生一次。学生考够6门或多于6门课程后,其中一门必须是中文,可以自己任意挑拣另外5门课程的成绩,选择目标高校申请入学资格。高校按照申请成绩择优录取,高校不同的专业可以设定不同的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特殊专业甚至可以自己另外设定考试科目,也可以自行厘定必考科目的权重,如物理类专业,可以把物理学科的权重设定为1.5;中文系,可以把语文专业的权重设为2等等。但所有这些都必须事前公布,而且一段时间保持不变。

由此命题权、科目权、成绩权都回归高校,高校也可以直接选录那些全国性单科竞赛成绩优异的学生,再通过一定时间的高校预科的学习,进入相应专业。

上述的竞考及录取模式,改变了学生非文即理这种不归路分科模式,学生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自己喜好的课程。由于并非一考定终身,学生不会被一时的身体不适,或者风雨地震交通堵塞等特殊情况影响,或者某一门课程的发挥不好而贻误终身;整个社会也不用在每年高考阶段如临大敌,而且也可以为城市农村的孩子设计各自的优势科目,给不同背景的学生更多选择,减少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高校也可视社会的发展,不同专业的要求而随时增删需竞考课程科目,从而方便高校挑选到真正需要的学生;学生、社会、高校的灵活性都大大提高,专业课程的衔接也会更加顺畅,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不同智力水平的孩子可以用不同的时间完成不同数量的竞考科目,也增加了高校班级学生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全国一份试题,不分区域,优胜者赢,学生自由流动,可选择任何地方学习和考试,降低了区域招录的不公平。

4、学校模式改革:九年制通识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以公立免费为主;竞考阶段的教育是付费教育,公立私立并举,政府可以给贫穷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或者采用学券制。学校是按科目培训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培训学校修读不同的课程,籍此也可以推动教育产业的发展,优胜劣汰,也许因此会有更多新东方式教育机构诞生;农村孩子甚至可以一边打工一边修读竞考课程,也可以因应某门课程而到城镇挑选好的竞考培训学校,而不会像现在,因为学制的制约,或者农村学校某些方面的缺陷,如英语课程、实验课程,导致农村孩子在高考的独木桥完全处于不公平的境地。如果为了减少学生上学的奔波,地方政府还可以建设竞考教育园区,租赁给各种经评核的课程培训机构,让他们相互竞争,学生自由选择。

竞考场地可以是考试院在每个镇区的专设场地,平时还可以提供给公务员、会计师、律师等专业资格考试用,有专门监测监控设备,也可以选择某些学校的固定教室改造。

5、院校改革:德国从1969年开始,利用原来的工程师学校、中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进行合并、调整、充实,建立起70多所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培养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德国因此奠定了制造业的人才基础,到目前,德国工程师队伍中毕业于高等专科学校的平均占到67.7%。我国为应对98亚洲金融危机,挖掘出高等教育产业化,开始大规模圈地建大学城、并校、扩招、收费,把高校变成GDP增长的工具,而不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浮躁且向钱权看的新高校培养出同样浮躁向钱权看的学生!

学习德国模式,改造建立100所高等专科职业院校。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五四学制毕业后可以通过申请方式入读这些目标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院校,同时,高等专科职业院校恢复企事业单位八十年代行之有效地委陪代培人才模式,企事业单位也可以直接赞助开设专业培训课程提供给学生选修。对于农林牧渔以及军事、海洋、师范、地质等国家迫切需要人才的专业院校,可以设立预科班,直接招收五四学制毕业后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

6、义务教育教师制度改革: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基本工资采用全国统一制:统一由国家专项账户发放;不分地域,同岗同酬,但地方政府可以提供补贴。

教育开支一直不能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4%这一基本标准是标榜重视教育国家的耻辱,尤其基础教育,由于利益分散,没有人和机构能够通过争取基础教育经费获利。不像什么N大行业振兴规划,没有利益也就没有人跑部要钱,基础教育沦落只有被慈善团体所关注。

全国统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按工龄递加。譬如小学老师基础工资1500元,每工作一年加100元,班主任另外加300元。有人觉得贫穷地区不应该和发达地区同酬,企业派员工去贫穷落后地区工资是要翻倍计算的,只有采取同岗同酬,才有更多人愿意到贫穷地区任职,才能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才能突出老师在当地的地位,才能让有爱心的老师有资本给更多贫穷学生帮助,好处多不胜数,至于经济发达地区,当地政府有资源给老师提供额外补贴,也不会导致老师流失。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必须统一由国家专项账户发放,不能被地方政府支配甚至挪作他用,尤其是贫穷地区的教师工资不能依赖于当地政府的良心。至于如何防止被冒名,被吃空额,我觉得公开就是最好的办法。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